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有哪些?这些形式之间有什么区别? , 区域经济一体化包括哪五种形式?

传涌网络 04-01 2阅读 0评论

与这四个阶段相对应,根据市场融合的程度,经济一体化组织可以被分为六个不同的类别:1. 优惠贸易安排:这种安排在成员国间对某些商品提供特别的关税优惠,是最初级和最不紧密的经济一体化形式。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32年英国与其前殖民地之间实施的英联邦特惠制。2. 自由贸易区: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

1. 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自由贸易区 - 含义:两个或多个国家或经济体通过协议,取消相互之间的进口关税及其他贸易障碍,形成的一体化组织。- 主要特征:- 成员间消除了商品贸易障碍。- 成员间没有共同对外的关税。- 通常实施“原产地原则”,区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2. 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关税

【答案】: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具体有五种形式,即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

主要的形式是自由贸易区,但有其他新的情况出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合作日渐深入。区域内合作的成效斐然,对本地区的影响愈益明显。(对这些特点要排除几个)一个国家可以同时是两个或几个组织的成员。特点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西欧向其他地。

1.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成员经济体之间取消了商品贸易的内部障碍,但没有共同对外关税。通常使用“原产地原则”来区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2. 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成员经济体对非成员国统一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措施。3. 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成员间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有哪些?这些形式之间有什么区别?

根据生产要素流动程度,经济学家利普西将其分为六个层次:优惠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彼得罗布森则简化为五种形式,即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货币同盟和经济货币同盟。吴毅康教授主编的《三方对抗》则关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际发展和

3. 彼得罗布森则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简化为五种形式: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货币同盟和经济货币同盟。4. 吴毅康教授主编的《三方对抗》根据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经济政策的一体化,将其一般分为四种类型: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或经济共同体、经济和货币联盟。5. 经济一体化有五种形式:自由

区域一体化五种形式包括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以及经济联盟。解释如下:一、优惠贸易安排 优惠贸易安排是区域一体化的初级形式,主要是成员国间通过协议规定对部分产品实施特惠税或数量限制,以实现贸易的互惠和互利。这种形式相对简单,涉及的领域主要限于特定商品和关税方面的优惠措施。

3. 彼得罗布森简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为五种: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货币同盟和经济货币同盟。4. 吴毅辩睁模康教授在《三方对抗》一书中,基于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及经济政策一体化,提出了一般化的四种类型: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或经济共同体、经济和货币联盟。5. 在扩展资料中,提到经

区域一体化五种形式的比较

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1、优惠贸易安排: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为贸易伙伴提供贸易上的优惠待遇。2、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就降低或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达成协议,同时各成员国对区域外国家仍然实施各自

1、自由贸易区: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和数量限制,实现商品的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留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2、关税同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组成,完全取消关税或别的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关税同盟旨在使参与国的商品在统一关税的市场上处于有

1. 优惠贸易安排:这种安排在成员国间对某些商品提供特别的关税优惠,是最初级和最不紧密的经济一体化形式。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32年英国与其前殖民地之间实施的英联邦特惠制。2. 自由贸易区: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构成,内部商品自由流动,但成员对非成员国仍保持各自的贸易壁垒。3. 关税同盟:在自由

1. 优惠贸易安排:这种类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是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在成员国之间提供关税优惠,但并不要求完全取消关税。2. 自由贸易区:在自由贸易区内,成员国之间取消了大部分或全部的商品贸易关税,但各自对区外国家的贸易政策保持独立。3. 关税同盟:除了包含自由贸易区的特征外,关税同盟还要求

6、优惠贸易安排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低形式。主要是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或部分商品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

2. 关税同盟: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对非成员国实施共同的外部关税。3. 共同市场:除了关税同盟的特点,还包括共同制定和实施贸易政策,以及共同监管商品流动。4. 经济联盟: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甚至可能包括统一货币。5.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经济联盟的更高阶段,成员国在

1. 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自由贸易区 - 含义:两个或多个国家或经济体通过协议,取消相互之间的进口关税及其他贸易障碍,形成的一体化组织。- 主要特征:- 成员间消除了商品贸易障碍。- 成员间没有共同对外的关税。- 通常实施“原产地原则”,区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2. 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关税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哪些形式

区域一体化的形式主要有哪四种 区域经济一体化按关税壁垒和商品及服务自由化程度,以及在产业、财政、金融、政治等各方面的联系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部门一体化。部门的一体化是指区域内各成员国的一种或几种产业实行一体化,如欧洲煤钢联营经济一体化组织,内容包括逐步取消成员国之间煤钢产品

3. 彼得罗布森简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为五种: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货币同盟和经济货币同盟。4. 吴毅辩睁模康教授在《三方对抗》一书中,基于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及经济政策一体化,提出了一般化的四种类型: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或经济共同体、经济和货币联盟。5. 在扩展资料中,提到经

通常,区域经济一体化被分类为四种类型: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经济共同体/经济货币联盟。然而,这些分类并不统一,不同的研究可能有所差异,但核心思想是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合作的深化。值得注意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包括西欧和其他地区,但发展并不均衡。以发展中国家

区域经济一体化按其关税壁垒和商品及服务自由化程度,以及在产业、财政、金融、政治等各方面的联系程度,可分为多种形式。其中,部门一体化是指区域内各成员国的一种或几种产业实行一体化。例如,欧洲煤钢联营经济一体化组织,其内容包括逐步取消成员国之间煤钢产品进出口关税和限额,成立煤钢共同市场,通

区域一体化的形式主要有哪四种

5. 在扩展资料中,提到经济一体化包括五种形式: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6. 区域经济一体化展现出若干特点,如扩展至全球其他地区、以发展中国家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缓慢、大多数区域经济一体化处于初级阶段、环太平洋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滞后,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经济一体化有五种形式,即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特点:1、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西欧向其他地区延伸2、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际进展缓慢3、多数区域经济一体化处于低级阶段4、环太平洋地区经济一体化后来居上5、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构成基础发生突破性变化356、

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有五种形式: 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政治联盟。其中,自由贸易区指的是一组国家在经济领域内实行零关税或者低关税,并且不对成员国的产品施加其他形式的贸易壁垒。

经济一体化有五种形式,即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特点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西欧向其他地区 延伸 (二)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区域经济一体 化实际进展缓慢 (三)多数区域经济一体化处于低级阶段 (四)环太平洋地区经济一体化后来居上 (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构成基础发生

4. 经济联盟: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甚至可能包括统一货币。5.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经济联盟的更高阶段,成员国在各个领域实现全面整合,包括货币、财政、政策制定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包括:1. 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西欧扩展到其他地区。2. 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区域经济一体

区域经济一体化包括哪五种形式?

经济一体化有五种形式,即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特点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西欧向其他地区 延伸 (二)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区域经济一体 化实际进展缓慢 (三)多数区域经济一体化处于低级阶段 (四)环太平洋地区经济一体化后来居上 (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构成基础发生

经济一体化有五种形式,即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特点:1、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西欧向其他地区延伸2、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际进展缓慢3、多数区域经济一体化处于低级阶段4、环太平洋地区经济一体化后来居上5、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构成基础发生突破性变化356、

经济一体化的五种形式包括:1. 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消除商品贸易的关税和数量限制。2. 关税同盟: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对非成员国实施共同的外部关税。3. 共同市场:除了关税同盟的特点,还包括共同制定和实施贸易政策,以及共同监管商品流动。4. 经济联盟: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经济政策和

根据生产要素流动程度,经济学家利普西将其分为六个层次:优惠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彼得罗布森则简化为五种形式,即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货币同盟和经济货币同盟。吴毅康教授主编的《三方对抗》则关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际发展和

3. 彼得罗布森则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简化为五种形式: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货币同盟和经济货币同盟。4. 吴毅康教授主编的《三方对抗》根据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经济政策的一体化,将其一般分为四种类型: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或经济共同体、经济和货币联盟。5. 经济一体化有五种形式:自由

区域一体化五种形式包括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以及经济联盟。解释如下:一、优惠贸易安排 优惠贸易安排是区域一体化的初级形式,主要是成员国间通过协议规定对部分产品实施特惠税或数量限制,以实现贸易的互惠和互利。这种形式相对简单,涉及的领域主要限于特定商品和关税方面的优惠措施。

3. 彼得罗布森简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为五种: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货币同盟和经济货币同盟。4. 吴毅辩睁模康教授在《三方对抗》一书中,基于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及经济政策一体化,提出了一般化的四种类型: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或经济共同体、经济和货币联盟。5. 在扩展资料中,提到经

区域一体化五种形式的比较

成员内部相互取消了商品贸易的障碍。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实践中通常采取“原产地原则”以区分来自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特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主要的形式是自由贸易区,但有其他新的情况出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合作日渐深入。区域内合作的成效斐然,对本地区的影响愈益明显。(对这些特点要排除几个)一个国家可以同时是两个或几个组织的成员。特点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西欧向其他地。拓展资料一、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际进展缓慢,多数区域经济一体化处于低级阶段,环太平洋地区经济一体化后来居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构成基础发生突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相互交织,成员省份交错重叠,发达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一体化开始出,区域经济组织凸现两大趋势.,欧盟向更高层次发展;,出现了更加松散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发展速度较快经济贸易集团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共同发展,形成了区域经济集团,迅猛发展与多边贸易体制职能强化同生共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含义: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主要特征:成员内部相互取消了商品贸易的障碍。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实践中通常采取“原产地原则”以区分来自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四、关税同盟(customsunion)含义: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对非成员国采取统一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措施的一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共同市场(commonmarket)含义:各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自由贸易,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而且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经济联盟(economicunion)含义:不但成员国之间废除贸易壁垒,统一对外贸易政策,允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在协调的基础上,各成员国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
分类: 社会民生 解析: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 1、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1957年,法国等西欧6国签署条约,1958年条约生效,宣布欧洲经济共同体(EEC)正式成立,至今欧共体已有15个成员国。 2、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是在原美国、加拿大自由贸易区基础上的扩大和延伸,自1994年1月1日开始生效实施。 美国、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与实行,标志着北美贸易区的萌发,而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与实行,则意味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真正建立。 最早由美国、加拿大,后有墨西哥三国自由贸易协定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以此法律生效。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 协定的宗旨是: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边和多边合作。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将牵动着整个拉美国家很快仿效,国为这是世界第一个由最富有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贸易集团。这将促进美国与拉美国家的双或多边贸易协定的谈判,为实现美国“所有拉美国家贸易自由化”,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倡议计划,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北美各国乃至世界经济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对区域内经济贸易发展有积极影响,对美国而言,积极的影响是: 第一,不仅工业制造业企业受益,高科技的各工业部门也将增加对加拿大、墨西哥的出口。美国同墨西哥的贸易顺差将会因此而增加。 第二,美国西部投资的扩大。 第三,由于生产和贸易结构的调整结果,将会出现大量劳动力投入那些关键工业部门。 第四,协定对墨西哥向美国和移民问题将起到制约作用。消极影响的主要有:技术性不强的消费品工业对美国不利,为改善墨西哥与美国边境环境条件,美国要付出60-100亿美元的经济和社会费用,关税削减美国减少大笔收入,加重了美国的负担。 协定对加拿大、墨西可两国同样有很大的影响。 最后,对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影响,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一方面扩大了区域内贸易,但另一方面使一些国家担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区域外向美国出口构成威胁。特别是对以日本为主的企业影响最大。 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日本一方面修订自己的贸易战略,另一方面通过外交途径向美、加、墨3国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以确保本国及其它国的根本利益。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所谓亚太,即亚洲与太平洋一词的简称。提到亚太经济合作,亚太地区一般是指太平洋沿岸各国,包括南北美洲濒临太平洋的国家、太平洋内岛国、大洋洲及亚洲东部各国和地区,随着亚太地区的经济的迅速崛起和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逐渐东移,以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了实现亚太经济区域合作的步伐。 亚太自由贸易区全称为亚洲及太平洋自由贸易区,是现今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所预先确立的一项总目标。亚太经济合作的构想于90年代进入讨论实施阶段。1989年11月,在澳大利亚总理霍克的提议下,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东盟、韩国等12个国家的27位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在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济合作部长及会议”的首次会议,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问世,APEC的产生,使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很快。1994年11月14日亚太组织18国首脑会议,确定2020年前成立“亚太自由贸易区”,并讨论如何把亚太经合组织变成世界上最开放的自由贸易区。根据各成员国国情的不同,亚太自由贸易的步伐有所减慢,到2010年以前工业化国家美国、日本等应排除贸易障碍,新兴工业化国家可在2020年前完成自由贸易的目标。 亚太经合组织原18个成员国所拥有的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1%,人口2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40%,国内生产总值13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的50%,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45%,现在,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国已达21个。 虽然亚太经合组织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这一地区建立起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那样的一体化组织,目前还不具备充分的条件 1、合作对象的地区范围和概念一直不明确。 2、亚太经合组织同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这两个一体化组织比较,缺乏同质性。 3、在亚太经合组织中包含着“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2个自由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面临着调整区域内各经济圈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持开放的地区主义的艰巨任务。 4、亚太经合组织的一些成员区域外国家经济关系非常密切。 第五,亚太经合组织缺乏政治向心力。欧共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对美、苏两国的霸权主义不满;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对日本和西欧的挑战。而在东亚地区特别是亚太地区,目前还缺乏政治上的向心力,这不利于一体化的实现。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传涌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