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行政区划改革方案出炉,7区4县是真的吗 , 南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功能定位

传涌网络 03-26 11阅读 0评论

南阳市包括十县、六区、一市(县级市),这些分别是西峡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新野县、桐柏县、唐河县、方城县、南召县、社旗县、卧龙区、宛城区、南阳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南阳新区、南阳市鸭河工区、南阳市官庄工区以及邓州市**。南阳市作为地级市,下辖的行政区划和地理环境构筑了其独特

具体来说,南阳市的行政区划包括宛城区、卧龙区这2个行政区,以及南召县、方城县、西峡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社旗县、唐河县、新野县、桐柏县、邓州市这11个县。其中,邓州市是南阳市唯一一个县级市,与湖北省接壤。此外,南阳市还设有一些开发区和功能区,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技术开发区

南阳市下辖2区、10个县,分别为:宛城区、卧龙区,以及邓州市、南召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新野县、唐河县、桐柏县、方城县、西峡县。此外,南阳市还设有一些功能区,但这些功能区并不是标准的行政区划单位。南阳市,古称宛,是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因地处

南阳市的行政区划包括邓州市、卧龙区、宛城区、方城县、南召县、镇平县、内乡县、西峡县、淅川县、唐河县、新野县、桐柏县、社旗县,其中1市2区10县。具体到卧龙区,有卧龙岗街道办事处,仲景办事处,光武办事处,白河街道办事处,东关街道办事处等。邓州市则是一个市,而卧龙区、宛城区则属于区级行

1. 卧龙区、宛城区两个行政区。2. 唐河县、桐柏县、社旗县、方城县、南召县、内乡县、镇平县、淅川县、西峡县、新野县十个县。3. 邓州市一个县级市。4. 高新区、官庄工区、鸭河工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四个经济功能区。二、南阳市改革方案 1. 撤销唐河县,设立唐州市。2. 撤销方城县,设立博

南阳行政区划改革方案出炉,7区4县是真的吗

是。根据查询政府信息公开网得知,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是功能区,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

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之后驻马店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被列为行政级别。

城乡示范一体化指的是南阳新区,是体现城乡统筹、产业协调、产城融合发展的复合型功能性区域,空间上涵盖城市、农村和生态用地。这个是类似于示范区。带有探索性质的。官庄工区、鸭河工区是准行政区。这两个定位是行政区,只不过是国家还没有承认。南阳先规划,然后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达到要求了,

城乡产城融合示范区,作为一种国家级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其核心在于依托现有的产业园区,推动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与此同时,它还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通过有效的规划和引导,将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逐步转变为集产业、居住、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城市经济。这一转型不仅有助于加快产业园区的城市化进程

安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位于河南省北部,属于安阳市管辖,而非独立的县级行政区。该区域包括了安阳市区、汤阴县和安阳县的部分地区。作为安阳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区域,示范区承担着推进城乡融合的任务。安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前身是安阳新区,于2013年12月更名为示范区。2016年11月,安阳市进行了部分

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是漯河市政府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而设立的一个特殊区域,旨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一、设立背景与意义 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设立,是响应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实现城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其核心在于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目标是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

什么叫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4个片区,分别是盆窑李八庙片区、溧河店魏营片区、枣林常庄冉营片区和雷庄菱角池片区。计划投资1174.04亿元,2022年计划完成投资235.28亿元。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四区政府二、重点公共建筑建设工程聚焦重点公共建设项目,提升城市形象,加快推进卧龙岗文化园建设

南阳华耀城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具体地址在信臣南二路与长江大道交叉口往南500米处。南阳华耀城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综合性项目,总规划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80亿元。该项目选址于南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分为商业及配套居住片区和商贸物流片区。商业及配套居住片区位于信臣南二路以南、李高路

南阳新区功能定位为“三区一基地一中心”: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现代化复合型功能区、对外开放示范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豫鄂陕接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积极开展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城乡文化、教育、卫生等

规划核心区包括空港与铁路两大片区,规划形成“一带三廊,两区三心,纵横四轴”的功能结构,通过前瞻性的功能定位、系统化的规划体系和个性化的设计框架,努力构建一个低碳高效、独具魅力的智慧型田园新城。通过白河生态景观带和三条楔形绿廊确立生态格局,以两横两纵干道体系主导空间框架,形成南北两大片区

南阳新区西北以白河为界,东至许平南高速,北至南水北调总干渠,南至宛城区溧河乡南边界,规划面积约190平方公里。《总体方案》中,对南阳新区功能定位为“三区一基地一中心”: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现代化复合型功能区、对外开放示范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豫鄂陕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南阳新区与老城区能够通过已建成的五座大桥和建设中的三座大桥实现高效连接。白河北岸建成区涵盖市级行政文化中心和传统商业中心,主要通过改造实现功能布局优化,重点发展商业、金融、文化旅游等服务业,成为市域服务中心;新区重点承担先进制造业、生态农业以及居住、休闲等部分城市功能,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经济

一、现有的南阳行政区划包括:1. 卧龙区、宛城区两个市辖区。2. 唐河县、桐柏县、社旗县、方城县、南召县、内乡县、镇平县、淅川县、西峡县、新野县十个县。3. 邓州市一个县级市。4. 高新区、官庄工区、鸭河工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四个经济功能区。二、南阳市改革方案涉及以下调整:1. 撤销唐

南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区域规划

属于南阳新区。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南阳新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城区白河南岸地区。南阳市是河南省副中心城市,豫陕鄂川渝交界处区域性中心城市。南阳新区是体现城乡统筹、产业协调、产城融合发展的复合型功能性区域,空间上涵盖城市、农村和生态用地。2014年2月南阳新区正式更名为南阳市城乡一体化

——与现有城市建成区发展相衔接。南阳新区与老城区能够通过已建成的五座大桥和建设中的三座大桥实现高效连接。白河北岸建成区涵盖市级行政文化中心和传统商业中心,主要通过改造实现功能布局优化,重点发展商业、金融、文化旅游等服务业,成为市域服务中心;新区重点承担先进制造业、生态农业以及居住、休闲等部分

规划核心区包括空港与铁路两大片区,规划形成“一带三廊,两区三心,纵横四轴”的功能结构,通过前瞻性的功能定位、系统化的规划体系和个性化的设计框架,努力构建一个低碳高效、独具魅力的智慧型田园新城。通过白河生态景观带和三条楔形绿廊确立生态格局,以两横两纵干道体系主导空间框架,形成南北两大片区

南阳新区功能定位为“三区一基地一中心”: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现代化复合型功能区、对外开放示范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豫鄂陕接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积极开展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城乡文化、教育、卫生等

南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功能定位

5、行政效能原则: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划分行政区划,使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机构能够高效运作,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6、历史和文化原则:考虑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和地方文化等因素,保护和传承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7、政治原则:根据政治需要和行政管理的要求,合理划定行政区划,满足国家治理的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古称宛,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全市包括2个行政区、4个开发区和10个县,总面积约为1.3万平方公里。南阳市因其地理位置,位于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故得名。从编制角度看,南阳市属于正厅级别,是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南阳市委作为该市的最高领导机构,同样具有正厅级

根据南阳统计网的数据,南阳市房价从2008年的1904元/平方米,涨至2012年的2 73 6元/平方米。 上述烂尾的中达天汇家园,正是2012年入市的。该盘是“为加快中心城区入市环境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规划建设”而确定的全市100个新型社区之一,也是2013年河南省重点项目之一。 中达置业在上述判决书中辩护称,2012年5月8日,

最后,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南阳市的各项行政事务均需向河南省政府汇报,并接受其指导和监督。这种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进一步证明了南阳市是河南省的省辖市。同时,南阳市作为省辖市,也拥有一定的行政自主权,能够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以促进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综上所述,南阳市不仅

南阳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其级别相当于副地厅级,这意味着它的行政级别高于宛城区和卧龙区的县处级。这一级别使得南阳高新区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自主权和政策支持。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南阳高新区不仅承担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还致力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为当地的科技企业

河南南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拥有行政权力。市直机关单位在此设立了多个分支机构,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城乡一体化分局。这些单位的存在赋予了南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一定的行政职能。具体而言,南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行政权源于市直单位在该区域设立的多个分支机构。这些单位不仅负责执行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还承担

河南南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有没有行政权

——与现有城市建成区发展相衔接。南阳新区与老城区能够通过已建成的五座大桥和建设中的三座大桥实现高效连接。白河北岸建成区涵盖市级行政文化中心和传统商业中心,主要通过改造实现功能布局优化,重点发展商业、金融、文化旅游等服务业,成为市域服务中心;新区重点承担先进制造业、生态农业以及居住、休闲等部分城市功能,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经济增长极,推进城市跨河发展,形成两岸互动、双翼发展的空间发展新格局。——与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根据南阳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空间布局为“一河两岸、三组团”结构。“一河两岸”主要是通过加强白河水体及沿岸的综合治理,建设白河湿地公园、滨河绿地,成为城市公共休闲绿色长廊。“三组团”是在白河两岸形成中心组团、白河南岸组团、机场组团等3个城市组团。其中,中心组团主要通过对老城、武侯等片区的保护开发,优化布局,承担市级行政、文化、体育、商业等服务功能;白河南岸组团主要依托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业,承担部分商业、贸易、居住等功能;机场组团主要依托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发展航空物流、临空港加工制造业,并依托白河生态环境优势,发展高端商务办公、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南阳新区涵盖了白河南岸、机场两个组团。——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在南阳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南阳新区范围内新增建设用地45.1平方公里,加上现有建成区25平方公里,新区内建设用地共计70.1平方公里;环城高速公路内的基本农田已全部调整为一般耕地。——与城市功能定位相衔接。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豫西南及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南阳新区内有南阳机场、高速公路以及规划建设的宁西铁路南阳站和郑渝铁路南阳站,通过优化布局和功能整合,能够形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港高效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通过加强白河南岸开发建设,促进新能源、光电和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集聚发展,能够显著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通过吸引人口、产业等向新区集聚,能够缓解老城区交通、用地等压力,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为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造条件。——与产业布局相衔接。南阳新区涵盖了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是未来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其中,新能源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3.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光伏和新能源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5.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超硬材料、电动汽车、装备制造和光电等先进制造业。同时,依托宁西铁路南阳东站和公路货运站,规划建设以仓储、运输和综合服务为主的公路铁路货运配送中心,构筑集加工配送、仓储运输、信息处理于一体的大型物流园区。——与综合交通体系高效衔接。航空方面,南阳机场位于新区中心地带。铁路方面,郑渝铁路南阳站沿白河南岸选址,站点规划在机场附近,可实现铁路与航空零距离换乘;宁西铁路与郑渝铁路在新区东南部交会,未来将在南阳东站基础上,优化客货运输组织,在新区内形成客货运一体的交通枢纽。公路方面,沪陕高速、许平南高速在新区交会,共有三个高速出入口;国道G312和省道S103在新区内交会,规划了两处长途汽车客运站和一处汽车货运站,最终在新区实现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
2010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南阳新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豫政(2010)88号,要求南阳市和河南省有关部门要强力推进《总体方案》,争取经过10年左右努力,把南阳新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进一步巩固提升南阳市豫鄂陕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南阳市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2012年全市GDP达到2380亿元,稳居河南省第三位。南阳中心城市与郑州、武汉、西安三大省会距离均在300公里左右,是密切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城市发展潜力巨大。 南阳新区西北以白河为界,东至许平南高速,北至南水北调总干渠,南至宛城区溧河乡南边界,规划面积约190平方公里。《总体方案》中,对南阳新区功能定位为“三区一基地一中心”: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现代化复合型功能区、对外开放示范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豫鄂陕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全面推进南阳新区建设,有利于拓展南阳市产业发展空间,实现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推进,巩固提升南阳市豫鄂陕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构筑河南省在豫鄂陕毗邻地区的竞争优势。同时,南阳新区按照组织协调和实施两个层面,成立南阳新区两级组织管理机构。南阳市委、市政府成立南阳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南阳新区成立工委和管委会,分别作为南阳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按副厅级架构设置。新区管委会是新区规划建设的执行机构,具有统一规划编制、人事管理、公共事务管理、财政管理等职权。
——与现有城市建成区发展相衔接。南阳新区与老城区能够通过已建成的五座大桥和建设中的三座大桥实现高效连接。白河北岸建成区涵盖市级行政文化中心和传统商业中心,主要通过改造实现功能布局优化,重点发展商业、金融、文化旅游等服务业,成为市域服务中心;新区重点承担先进制造业、生态农业以及居住、休闲等部分城市功能,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经济增长极,推进城市跨河发展,形成两岸互动、双翼发展的空间发展新格局。——与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根据南阳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空间布局为“一河两岸、三组团”结构。“一河两岸”主要是通过加强白河水体及沿岸的综合治理,建设白河湿地公园、滨河绿地,成为城市公共休闲绿色长廊。“三组团”是在白河两岸形成中心组团、白河南岸组团、机场组团等3个城市组团。其中,中心组团主要通过对老城、武侯等片区的保护开发,优化布局,承担市级行政、文化、体育、商业等服务功能;白河南岸组团主要依托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业,承担部分商业、贸易、居住等功能;机场组团主要依托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发展航空物流、临空港加工制造业,并依托白河生态环境优势,发展高端商务办公、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南阳新区涵盖了白河南岸、机场两个组团。——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在南阳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南阳新区范围内新增建设用地45.1平方公里,加上现有建成区25平方公里,新区内建设用地共计70.1平方公里;环城高速公路内的基本农田已全部调整为一般耕地。——与城市功能定位相衔接。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豫西南及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南阳新区内有南阳机场、高速公路以及规划建设的宁西铁路南阳站和郑渝铁路南阳站,通过优化布局和功能整合,能够形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港高效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通过加强白河南岸开发建设,促进新能源、光电和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集聚发展,能够显著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通过吸引人口、产业等向新区集聚,能够缓解老城区交通、用地等压力,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为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造条件。——与产业布局相衔接。南阳新区涵盖了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是未来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其中,新能源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3.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光伏和新能源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5.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超硬材料、电动汽车、装备制造和光电等先进制造业。同时,依托宁西铁路南阳东站和公路货运站,规划建设以仓储、运输和综合服务为主的公路铁路货运配送中心,构筑集加工配送、仓储运输、信息处理于一体的大型物流园区。——与综合交通体系高效衔接。航空方面,南阳机场位于新区中心地带。铁路方面,郑渝铁路南阳站沿白河南岸选址,站点规划在机场附近,可实现铁路与航空零距离换乘;宁西铁路与郑渝铁路在新区东南部交会,未来将在南阳东站基础上,优化客货运输组织,在新区内形成客货运一体的交通枢纽。公路方面,沪陕高速、许平南高速在新区交会,共有三个高速出入口;国道G312和省道S103在新区内交会,规划了两处长途汽车客运站和一处汽车货运站,最终在新区实现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
规划建设南阳新区是省委、省政府统筹全省城镇化建设、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实现“白河为轴、两岸并举、区块突破、组团发展”的战略举措,是我市未来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目前,南阳新区核心班子与工作构架的搭建基本完成,新区的发展建设开始步入正常轨道。3月18日,南阳新区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今年重点工作。南阳新区的建设大幕徐徐拉开。南阳新区功能定位为“三区一基地一中心”: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现代化复合型功能区、对外开放示范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豫鄂陕接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积极开展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城乡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示范。现代化复合型功能区。发挥白河沿岸生态环境优势,按照复合型城市理念进行开发,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组团式发展,成为既有城市又有农村,三次产业复合,经济、人居、生态功能复合的现代复合型新区。对外开放示范区。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化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与央企和国内外500强企业战略合作,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基地,成为对外开放的样板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以国家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河南省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质能源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整合区域要素资源,创建纤维乙醇、多晶硅、新能源装备等国家级研发中心,重点发展生物质能源、核用电动机、风力发电设备及电动汽车、专用汽车等产业,建设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新能源产业研发和制造基地,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豫鄂陕接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依托郑渝铁路规划建设、宁西铁路扩建以及南阳机场改扩建,优化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组织,构建对外联系快捷通畅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成为豫鄂陕接合部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物流中心。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传涌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